“1946年4月27日夜里两点深富策略,你们到底把电台安在哪儿?”林彪低声却急促地问。参谋处长愣了几秒,支吾不出话来。就是这一刻,矛盾彻底爆发。
那天之前,已经整整十个月,林彪都像被一根无形的鞭子驱赶着。从1945年6月接到“去山东”的命令起,他先南下,再原地掉头北上,最后一路奔到沈阳——每一步都踩在大局的神经上。身体羸弱的他,在太行山宿营时仍坚持日行百里;女儿林豆豆在途中走失,他只用半分钟问候,随即继续行军。熟悉他的人都说,林彪一旦背上军装,心里只剩“作战”两个字。
时间推进到1945年9月,国共和谈桌上针尖对麦芒,东北成了谁都不敢松手的筹码。中央电话频催:冀东不重要了,立刻转向沈阳。林彪和肖劲光带着不到二十名随行人员,绕封锁线、穿敌后、翻山越岭,用脚程在地图上连出一条曲折的折线。到沈阳时,苏军装甲车已经开始往西撤,他们的布鞋还沾着山海关的尘土。
10月下旬,林彪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。编号、军衔、队伍番号都齐了,唯独缺兵。主力分散在冀东、热河、关内,能随他调动的只有一个警卫排。临危受命的第一件事,就是赶在国民党登陆前接管要地。不可否认,开局极其被动。
进入1946年春,四平成了双方必争的咽喉。苏军撤出后,黄克诚率先占城。国民党派出缅甸远征军背景的新一军、新六军、七十一军轮番攻击,战火像是被人反复拨旺的炉膛,昼夜不熄。毛泽东来电:“拖得越久,越合算。”政治上的用意,林彪心知肚明,却也深知军事代价。
战线被拉到一百多里,东北的冻土开始融化,车辆陷进泥里,弹药补给半途而废。营连级指挥员第一次体会到“既缺炮又缺人”的双重窘境。晚上,林彪常在地图前站到凌晨,嘴里念叨一句:“不能守死城,得留活人。”可命令还是“撑住”。
4月18日,新一军逼近四平西郊。对方炮火密度高到让守城部队怀疑自己置身欧洲战场。林彪没掉链子,他将有限的炮弹集中在关键点,强行顶住了三次波状进攻。但问题随之暴露:弹药深夜靠马车拖来,电台却时常与总部失联。参谋处长李作鹏负责通信调度深富策略,情况一再迟滞。
4月26日夜,四平外围又传来噩耗——塔子山方向失守在即。国军从右翼穿插,企图切断民主联军退路。林彪明白,硬挺等于自杀,得撤。可撤退命令还没完全传达到旅级单位,陈明仁、廖耀湘的部队已封死几条要道。电台此时再出差错,后果不堪设想。
4月27日上午,总部移至舒兰县一处废弃仓库。按惯例,管理处长贺敬之提前备了几碟干粮,想让几个处长压压惊。一瓶散装白酒刚打开,林彪推门而入,脸色苍白,却透着怒气。他盯着桌上那点吃食,没说第二句话,抬手便掀。碗碟碎声里,油渍泼到每个人军装。林彪质问:“电台在哪?战报在哪?部队位置你们心里有数吗?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让屋里人汗透衣背。
李作鹏噤若寒蝉。他确实弄丢了最关键的电台,还没能补救。林彪走后,他赶回指挥部,调图、找人、补录频率,忙到深夜,却依旧无法与三纵取得稳定联系。26岁的作战科长王继芳又在此刻叛逃,把撤退意图和部队部署全盘端给了杜聿明。国军获悉虚实,火速扩张追击,一时间人心惶惶。
4月28日凌晨,林彪因连日操劳加愤怒,旧伤复发高烧不止,被军医抬到简易病榻。李作鹏听闻后,再也撑不住情绪,跑去政治部主任陈正人那里,跪在地上,泪流满面:“我连累了前线。”陈正人安抚一句:“先想办法补救,别让失误再扩大。”李作鹏含泪起身,连夜给林彪递检讨书,自请处分。
他在检讨里写:“用人不察、调度失序,致首长心急成疾,罪无可恕。”林彪病中批了六个字:“记取,知错即改。”没有加重处理,却足够让李作鹏羞愧。多年后回忆,他说:“那张批示比任何处分都沉。”
撤往松花江北岸的行程艰苦到极点。路上既要防国军追击,又要保证伤员不掉队。气温回升,冰面开始开裂,重炮和骡马难以通行,许多器材被迫爆破掩埋。整整七天七夜,部队像一股细流,在广阔的林海雪原里分散穿行,又在江北重新汇合。失去四平、长春,东北民主联军却保住了主力。那张用牺牲、饥饿和疲惫换来的兵力“净化表”,成为后来哈尔滨决战的种子。
当年夏天,林彪身体稍愈。一次作战会议,他在地图前突然对李作鹏说:“四平那次,你记住没?”李作鹏立刻起立:“终身难忘!”林彪点点头,没有再提。现场没人再敢谈论那碗被掀翻的酒菜,但所有人都明白——在东北冰雪融化的那年春天,一次失误换来一堂代价巨大的课。
回看这一连串事件,李作鹏之后步步谨慎,凡调度必亲自盯到最后一行密码;凡用人必追查三代履历。有人觉得他过于苛刻,他只回一句:“我欠过一次账,再也不想欠第二次。”
不得不说,那场让林彪气病的风波,间接改变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参谋体系。更严格的岗位责任制、更加严密的通信守则,都在松花江边的冷风里悄然成型。后来“七下八上”攻势的快速反应,多少带着当年的教训痕迹。
1948年秋,辽沈决战前夕,林彪与李作鹏并肩站在锦州外的指挥所。林彪沉默片刻,突然扭头:“电台问题,放心吧?”李作鹏回答:“绝无纰漏。”林彪没再追问,只是轻轻点头。那一刻,许多旧事无需再提,因为责任与担当早已烙在骨子里。
翔云优配官方网站登陆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